一、睁眼睡的“江湖”传说
对于宝宝的睁眼睡,“江湖”上流传着各种传说,眼睛太大了,孩子受到惊吓,缺钙,甲亢,脾胃失调……到底是“目前科学无法证实的原因”,还是“合情合理的生理过程”,又或是“身体疾病的报警讯号”?
二、睁眼睡的“科学”探因及应对
睁眼睡,俗称“兔眼”,西医称眼睑闭合不全,中医称“睡卧露睛”(瞬间变洋气、变科学有木有)。这种生理现象与睡眠阶段、生理现象及疾病都有关系,也就是说,睡卧露睛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是因为疾病引起的,宝爸宝妈应该区别对待。
1.正常的睁眼睡
宝宝的神经对肌肉的控制力仍不强,而眼睛的睁开与闭合是由眼外肌和表情肌控制的,因此在浅度睡眠(快速动眼)周期中,就会出现眼睛睁开或半睁的现象。这种现象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多半在12-18个月后就自然消失了。
应对方式:
帮助宝宝快速进入深度睡眠,就能解决睁眼睡的问题。例如白天睡觉时挂遮光窗帘,晚上宝宝睡觉后减少声音或光线等外因干扰,帮助宝宝放舒缓睡眠的音乐,甚至轻轻帮助他/她合上眼皮等。
2.面瘫引起的睁眼睡
面神经炎又称面神经麻痹。很多人认为面瘫是老年病,但其实是误区,面瘫与年龄无关!而且,因为宝宝面部组织的神经血管表浅,抵抗力低,在遭遇病毒感染时更容易出现神经缺血、缺氧,进而导致麻痹。
如果面部长时间对着冷风吹,或者因为脑部疾病导致面部神经失去控制,就会表现为眼歪口斜的面瘫症状。面瘫越早发现越容易治愈,因此宝爸宝妈一旦发现宝宝睁眼睡,应该观察宝宝是否还有漏奶、漏水、漏饭等现象,及时就医。
应对方式:
首先要避免宝宝面部受凉,尤其是空调开放的夏季及气温较低的冬季,不要让冷风直接吹宝宝面部,注意面部保温。其次,如果宝爸宝妈发现宝宝脸部受凉,可以用温热的毛巾帮宝宝热敷,缓解局部痉挛的症状。
如果已经发展到面瘫,应该及早就医!及早就医!及早就医!(重要的事儿说三遍)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灸康复及药物治疗,疏通经络,控制感染、水肿及炎症,恢复神经功能。

3.缺钙、锌引起的睁眼睡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如果宝宝处于浅睡眠状态,由于神经系统的发育不完全,就容易引起睁眼睡觉的现象。正常情况下,宝宝都会经历睡眠由浅入深的过程,但是如果宝宝缺钙,睡得不实,就会长期处于浅睡眠状态,睁眼睡的持续时间就较长。
与缺钙类似,缺锌也会影响宝宝的睡眠,如果发生入睡困难,容易惊醒,或者睡眠时间缩短,加上之前所说的浅睡眠状态下的睁眼睡,就会叠加成为宝宝睁眼睡觉的一种奇特现象。
应对方式:
如果宝宝睁眼睡的持续时间较短,只是深度睡眠的一个过渡期,宝爸宝妈可以默默忽略。但如果排除了外界干扰,孩子仍不能“睡踏实”、“睡整觉”,就应带孩子做微量元素检测,如果缺钙或锌,就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应补剂。
4.眼部畸形引起的睁眼睡
此为硬伤!如果宝宝眼睑先天长度不足,如眼轮匝肌先天性畸形,或后天因炎症、外伤、溃疡、烧伤、烫伤等引起的眼睑疤痕或皮肤缺损,再或者眼球过于凸出都会造成睁眼睡。在睡眠时神经放松的状态下,想要让眼睑包裹住眼球,真心是个难题!
眼部畸形引起的睁眼睡,一般只留一条缝,而且露出的部分是眼白,而不是黑眼球,所以对睡眠的影响并不大。
应对方式:
除了眼科医生能够通过手术或其他治疗方式帮助宝宝,宝爸宝妈真心无能为力。
5.脾肺功能失调引起的睁眼睡
重点来了!宝宝如果长期睁眼睡,最有可能是因为脾肺功能失调!在中医理论中,人的上眼皮是由肺主管的,下眼皮是由脾主管的。因此,如果肺或脾的功能失调,俗称肺气、脾气不足,就会引起睁眼睡的现象。
对于脏腑柔弱的宝宝来说,身体的器官仍处在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给,一旦饮食不调,就比较容易造成脾胃功能失调。肺部主宣发肃降,宣发就是通过肺气推动气血为全身脏器提供营养;肃降是向下、收敛,简而言之就是将无用之水通过尿液排出。
脾胃功能失调,表现为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胀、呕吐、失眠、便秘等;而肺功能失调,表现为咳嗽、积痰、尿少、水肿等。

应对方式:
脾胃的正确养护方式为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尤其是宝宝钟爱的油炸、烧烤食品,切不可“管够”;脾胃天生怕凉,冰水、雪糕,这种夏天经常出现在宝宝生活中的食物,应该尽量避免食用;此外,容易产生刺激的辛辣、浓茶咖啡等食物,也不要让宝宝沾染。
肺部的正确养护方式为饮食上减少辛辣、高油高盐等刺激;多到空气新鲜的户外深呼吸,多做体育运动,增加心肺功能,避免因肺气上升引起各种疾病。
三、睁眼睡的“养护”按摩
主要针对脾肺功能失调导致睁眼睡的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宝爸宝妈可以有意识地为宝宝进行一些按摩,可以帮助强健脾肺功能。
1.主要穴位及按摩方法
脾土穴、肾经穴、外劳宫穴都在宝宝的手上。前两者分别在大拇指和小指的末节,而外劳宫穴在手掌背面。宝妈平时与宝宝玩耍或看电视时,可以将宝宝的手握在自己手中,用适合的力道从五根手指的指尖向掌根方向推,能够帮助宝宝各脏器的生长发育。
内八卦穴并不是单一穴位,而是2/3手掌大小的圆周上多个穴位的总称,除了从指尖到掌根的按摩方式,宝妈也可以在宝宝掌内侧,以掌心为圆心,以掌心到中指指根的2/3长为半径进行画圈按摩。
三关穴为线状穴,是前臂上从大拇指一侧、腕横纹到肘横纹的一条线。宝妈可以握住宝宝胳膊,从手向上臂的方向推三关穴。
足三里穴在膝盖正下三寸,外侧一寸的位置,涌泉穴在足心正中凹陷处。宝妈可以在为宝宝穿鞋、洗澡及日常生活、玩耍中帮助宝宝进行按摩。
2.其他手法
除了以上“定点”按摩之外,宝爸宝妈还可以为宝宝揉脐、摩腹、捏脊。揉脐是用中指指腹或掌根在宝宝肚脐周围按摩;磨腹比揉脐范围更大,是用除拇指外四指或整个手掌在宝宝腹部画圆。
脊柱属督脉,捏脊可以调理阴阳,健脾补肾。宝妈双手食指、拇指轻捏起宝宝脊柱附近皮肤,交替重复按、捏动作,从尾骨向上推至颈部,重复数次。
月小咖说
宝宝的睁眼睡不完全是病理原因造成的,但,宝爸宝妈不能因此放松警惕,毕竟睡眠质量对宝宝来说意味着休息是否充分,看到的人感受不佳也就算了,睡不好可能会让宝宝容易上火、脾气暴躁、变丑或长不高哦!
已有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