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0

共计¥ 0

购物车内还没有商品,赶快选购吧!

全部商品分类

II型糖尿病的监测

来源:护生堂大药房   阅读量:   2017-01-11 05:50:15
摘要:摘要:在糖尿病的综合管理中,血糖达标是关键,那我们如何知道血糖是否达标了?当然是监测,监测是保障!而2型糖尿病中的监测,不仅是血糖,而且是全方位的!

  摘要:在糖尿病的综合管理中,血糖达标是关键,那我们如何知道血糖是否达标了?当然是监测,监测是保障!而2型糖尿病中的监测,不仅是血糖,而且是全方位的!


糖尿病


  首先来看一下血糖监测,它有助于评估糖友们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同时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血糖监测方法有3种,通俗地比喻为“点”、“线”、“面”。只有掌握了“点”、“线”、“面”,糖友们才能成为控“糖”高手。


  点:患者利用血糖仪进行的自我血糖监测(SMBG)。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直接反映人体必需的基础血糖和从食物中摄取的血糖值,是监测中两个不可或缺的“点”,控制“点”血糖记住5678,即空腹保持在5.6mmol/L,餐后控制在7.8mmol/L就比较理想了。


  线:很重要,可以确定治疗方案。


  血糖不稳定也即血糖变异性,血糖波动幅度增大,它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的心、脑、肾等脏器的损害要大于持续的高血糖的作用,降低血糖变异性如同降低血压变异性一样,是我们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


  血糖波动这条“线”的监测,临床上一般以测量血糖谱来观察。在医院内我们有连续监测3天血糖的动态血糖监测(CGM),有特殊的仪器—葡萄糖感应器进行监测,我们想重点说明的是糖友的自我血糖监测,“线”的监测无需每天都做,视情况而定。不管是美国还是英国,都强调自我血糖监测(SMBG),建议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进行SMBG,SMBG监测的时间点有8个。一天中三餐、三餐后2小时、睡前及夜间(凌晨2至3时),各时间点血糖的适用范围有:


  1.餐前血糖:血糖水平很高,或有低血糖风险时(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


  2.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需了解饮食和运动对血糖影响者。


  3.睡前血糖:注射胰岛素患者,特别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者。


  4.夜间血糖:胰岛素治疗已接近达标,但空腹血糖仍高者;或疑有夜间低血糖者。


  5.其他:出现低血粮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


  监测方案具体如下:


  1.胰岛素强化治疗者:(多次胰岛素注射或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开始阶段应每天监测血糖5至7次(涵盖空腹,三餐前后、睡前)。若有低血糖表现需随时测血糖,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监测血糖2至4次。


  2.基础胰岛素治疗者:在血糖达标前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每2周复诊1次,复诊前1天加测5个时间点血糖谱,血糖达标后每周监测3次血糖。即:空腹、早餐后和后餐后,每月复诊1次,复诊前1天加测5个时间点血糖谱。


  3.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治疗者:血糖达标前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和3次晚餐前血糖,每2周复诊1次,复诊前1天加测5个时间点血糖谱。血糖达标后每周测3次血糖,即空腹、晚餐前和晚餐后,每月复诊1次,复诊前1天加测5个时间点血糖谱。


  4.非胰岛素治疗者的短期强化监测方案:适用于有低血糖症状、旅行、感染的应激状态;正在对药物、饮食、运动进行调整;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刚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如入学、新工作;需要获得更多的血糖信息等。监测方案为每周3天,每天监测5至7个时间点血糖。注意,只是特殊使用,无需长期维持。在获得充分的血糖数据并采取治疗措施后,可改为交替监测方案,直到血糖稳定为止。


  5.非胰岛素治疗者的餐时配对方案:每周3天,分别测早餐前后,午餐前后和晚餐前后的血糖。未达标的建议每月4周监测,达标的,每月选一周。


  6.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的糖友:每周测5至7点血糖谱,血糖持续不达标尽早开始药物治疗。目标:空腹血糖6.1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很多糖友血糖达标了,但总是清晨空腹血糖高,有2种情况:1:苏木杰现象—由于夜间发生了低血糖,诱使升糖激素分泌导致的清晨高血糖,应减少睡前胰岛素的用量。2:黎明现象—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足以抵抗晨起不断升高的升糖激素水平,从而导致黎明时血糖逐渐升高,应加大睡前胰岛素用量。如何鉴别:监测凌晨2至3点的血糖。若那时间段血糖低,则为苏木杰现象,否则为黎明现象。


  另外,说明血糖仪测血糖(毛细血糖)与抽血测糖(静脉血糖)之间有一定的差异,相差10%左右。故用来监测和随访,而不是诊断,也避免在血糖极高和极低时用血糖仪测定。还需说明监测血糖时应该保持一贯的生活习惯,如吃饭、服药、注射胰岛素等的,这样的监测结果才是真实的。


  这就是掌握“线”,那么“面”是什么呢?


  “面”是糖化血红蛋白—它是血糖和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的,不可逆反应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保持120天左右,能反映2至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最佳标准。在治疗初每3个月测一次,达标后每3个月测一次,检测时无需空腹,目标一般为


  “点”“线”“面”都掌握了,监测就有保障了吗?错了,那只是对血糖的监测,糖尿病领域中,监测还包括以下方面!(即危险因素)


  1.血压、30%至80%的糖友合并高血压,它们是致命组合,必须严格控制血压,目标


  无高血压的糖友,建议每月检查一次,有高血压者,每天早晚测1次,血压平稳后,每周测一天。


  2.血脂异常:糖友每年至少查一次血脂。降脂目标HDL-C男>1mmol/L,女>


  1.3mmol/L,TG


  3.肾功能的检查,糖尿病肾病危害不小。每年需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及血肝酐浓度。


  4.眼底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2型糖尿病患者中20至40%出现视网膜病变),每年一次眼底检查。


  5.糖尿病足的检查。


  6.心血管病变的检查:每年评估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当前或以前心血管病病史。年龄,有无腹型肥胖、吸烟、血脂异常。尿白蛋白排泄率、房颤、心电图等,这才是全方面的监测系统,想要血糖达标,远离并发症的发生,过上幸福的生活,监测是哨兵,糖友您千万莫轻视了它,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请医师帮助


已有人点赞

热门文章
新手入门
支付方式
配送&售后
关于我们
领福利
购物车
客服
医生
收藏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