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多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犯病并加剧,致使患儿苦不堪言。

正如中医所言“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因此要想彻底治喘,必先调脾,而要调理好脾胃,首先必须改正错误的饮食观念和不良的饮食习惯。
在日常饮食中,无论是健康孩子,还是患病儿童,都要以清淡为主,多饮白开水,多食应季的青菜、水果,对于甜咸辛凉(如糖类、冷饮)或肥甘厚腻(油炸食品、海鲜、奶制品)的食物宁少勿多,宁缺勿滥,如果发现孩子吃了某种食物有哮喘发作时,必须在一段时间内停止进食此种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若是摄入过量、过频的高蛋白、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饮食,非但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反而易伤脾胃,对小儿内环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体内阴阳失衡,免疫机能紊乱,日积月累就会形成难以治愈的顽疾和怪病,不仅对其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更容易使小儿的情志、精神、心理产生异于常态的变化,甚至会发展成行为或心理障碍性疾病,如多动抽动、焦虑不安、自闭自卑等。
此外,家长还要重视进食的时间,切不可纵容和养成孩子想吃就吃、偏食挑食及睡前进食的坏毛病,否则脾胃无法得到休息,最终出现功能紊乱、腹痛便秘等病症。在此,广大家长须牢记“要想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的古训,避免由于喂养不当、肺脾虚弱所致的支气管哮喘。
已有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