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0

共计¥ 0

购物车内还没有商品,赶快选购吧!

全部商品分类

孕妇打错针或致胎儿畸形 哪些药物是孕期禁忌?

来源:先心管家   阅读量:   2016-09-18 02:18:23
摘要:怀孕女性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特别是怀孕早期前三个月,是胎儿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误服一些对胎儿有害的药物,可能造成胎儿发育畸形。

  孕妇误被注射破伤风,或致胎儿畸形


  近日,上海一位准妈妈吴女士在某医院就诊时,护士误将给其他患者使用的“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注射给了要治疗扁桃体发炎的她。


  令吴女士崩溃的是,随后药厂工作人员和妇产科的医生均表示,该药为孕妇禁用,不排除导致胎儿畸形的可能。


  吴女士的胎儿会不会畸形?还是个未知数。据律师介绍,因为缺乏明确的事实依据,因此维权很难。


  换句话说,只有等孩子因打错针出现了畸形或异常时,她才能申请医疗鉴定,维护自己的权益。


孕妇


  怀孕女性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特别是怀孕早期前三个月,是胎儿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误服一些对胎儿有害的药物,可能造成胎儿发育畸形。以下是美国药物和食品管理局(FDA)颁布的药物对妊娠的危险性等级标准,供各位准妈妈参考:


  妊娠期用药对妊娠的危险性等级标准


  A 类: 对照研究显示无害。已证实此类药物对人胎儿无不良影响,是最安全的。


  B 类: 对人类无危害证据。动物实验对胎畜有害,但在人类未证实对胎儿有害,或动物实验对胎畜无害,但在人类尚无充分研究。


  C 类: 不能除外危害性。动物实验可能对胎畜有害或缺乏研究,在人类尚缺乏有关研究,但对孕妇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


  D 类: 对胎儿有危害。市场调查或研究证实对胎儿有害,但对孕妇的益处超过对胎儿的危害。


  X 类: 妊娠期禁用。在人类或动物研究,或市场调查均显示对胎儿危害程度超过了对孕妇的益处,属妊娠期禁用药。


  说明:A类最安全;B类孕早期禁用,中晚期酌情使用;C类证据不明确,不建议使用; D类、X类对胎儿和孕妇有害,孕期禁用。


  常用药物的等级标准


药


  一、抗组胺药:扑尔敏(B)、西米替丁(B)、苯海拉明(B)、异丙嗪(C)


  说明: 孕妇早期应禁用抗组胺药,中后期可酌情应用B类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及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赛庚啶、苯海拉明等),不推荐哺乳期服用任何抗组胺药物。


  二、抗感染药


  1.驱肠虫药:龙胆紫(C)


  2.抗疟药:氯喹(D)


  3.抗滴虫药:甲硝唑(B)


  4.抗生素:丁胺卡那霉素(C)、庆大霉素(C)、卡那霉素(D)、新霉素(D)、头孢菌素类(B)、链霉素(D)、青霉素类(B)、四环素(D)、土霉素(D)、金霉素(D)、杆菌肽(C)、氯霉素(C)、红霉素(B)、林可霉素(B)、多粘菌素 B(B)、万古霉素(C)


  5.其他抗生素:复方新诺明(B/C)、甲氧苄胺嘧啶(C)、呋喃唑酮(C)、呋喃妥因(B)


  6.抗结核病药:乙胺丁醇(B)、异烟肼(C)、利福平(C)、对氨水杨酸(C)


  7.抗真菌药:克霉唑(C)、咪康唑(C)、制霉菌素(B)


  8.抗病毒药:金刚烷胺(C)、阿糖腺苷(C)、病毒唑(X)、叠氮胸苷(C)、无环乌苷(C)


  说明:抗生素中C类、D类危害较大,如四环素可致胎儿畸形、牙齿变黄、先天性白内障,链霉素和卡那霉素可致先天性耳聋、肾脏受损,氯霉素可致胎儿产生毒性反应,出现“灰婴综合征 <http://www.so.com/s?q=%E7%81%B0%E5%A9%B4%E7%BB%BC%E5%90%88%E5%BE%81&ie=utf-8&src=wenda_link>”。


  三、抗肿瘤药


  博来霉素(D)、环磷酰胺(D)、瘤可宁(D)、顺铂(D)、阿糖胞苷(D)、更生霉素(D)、噻替哌(D)、柔红霉素(D)、阿霉素(D)、氟尿嘧啶(D)、氮芥(D)、马法兰(D)、氨甲蝶呤(D)、长春新碱(D)


  说明:抗癌药对胎儿有害,孕早期应用此类药物,多数胎儿宫内死亡而流产,能存活者亦会有多种严重畸形。需权衡利弊,必要时仍需用药,肿瘤患者最好能避孕或避免早期怀孕时应用。


  四、植物神经系统药


  1.拟胆碱药:乙酰胆碱(C)、新斯的明(C)


  2.抗胆碱药:阿托品(C)、颠茄(C)、普鲁苯辛(C)


  3.拟肾上腺素药: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麻黄碱(C)、异丙肾上腺素(C)、间羟胺(D)、多巴胺(C)、多巴酚丁胺(C )、间羟舒喘宁(B)、羟卞羟麻黄碱(B)


  五、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1.中枢兴奋药:咖啡因(B)


  2.解热镇痛药:乙酰水杨酸(C/D)、非那西丁(B)、水杨酸钠( C/D )


  3.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 B/D )


  4.镇痛药:可待因(B/D)、吗啡( B/D )、阿片(B/D)、哌替啶(B/D)、纳洛酮(C)


  5.镇静,催眠药:异戊巴比妥( C )、戊巴比妥( C )、苯巴比妥( B )、水合氯醛(C)、乙醇(D/X)、安定(D)、硝基安定(C)


  6.安定药:氟哌啶(C)、氯丙嗪类(C)


  7.抗抑郁药:多虑平(C)


  说明:解热镇痛抗炎药有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吲哚美辛等,该类药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长期应用可使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增多,妊娠后期禁用,可致胎儿早产、颅内出血及新生儿凝血障碍。


  镇静安定药:反应停曾在60年代广泛用于孕早期止吐,引起大批畸形婴儿出生,现已禁用。巴比妥类药物 <http://www.so.com/s?q=%E5%B7%B4%E6%AF%94%E5%A6%A5%E7%B1%BB%E8%8D%AF%E7%89%A9&ie=utf-8&src=wenda_link>可致胎儿畸形:无脑儿、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四肢畸形、唇裂、腭裂、尿道下裂、多指(趾)等。非巴比妥类药物如安定,在孕早期服用,胎儿可发生唇裂、腭裂。


  六、心血管系统药物


  1.强心甙:洋地黄(B)、地高辛(B)、洋地黄毒甙(B)、奎尼丁(C)


  2.降压药:可乐宁(C)、甲基多巴(C)、肼苯达嗪(B)、硝普钠(D)、哌唑嗪(C)


  3.血管扩张药:亚硝酸异戊酯(C)、潘生丁(C)、二硝酸异山梨醇(C)、硝酸甘油(C)


  说明:强心药洋地黄在妊娠中已应用广泛,胎儿体内分布不一致,个体差异较大。胎儿对洋地黄敏感性低,一般不引起中毒,无致畸作用,但可能产生低体重儿。其他强心药,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也可应用,但可能减少子宫血流量,刺激子宫收缩而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应予注意。


  孕妇如患高血压需用降压药时,应选用肼屈嗪(肼苯达嗪)等不影响胎盘血液灌流的药物。利血平等可抑制胎儿发育,应禁用。


  七、利尿药


  双氢克尿噻(D)、利尿酸(D)、速尿(C)、甘露醇(C)、氨苯蝶啶(D)


  说明:孕中晚期,下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浮肿。一般不需处理,除非是高度浮肿并伴有蛋白尿,要到医院进行处理。有些孕妇为了减轻浮肿,自己使用利尿剂是很危险的,可能引起胎儿心律失常、新生儿黄疸、血小板减少症。相对来说,速尿是孕期应用较安全的利尿药。


  八、消化系统药


  复方樟脑酊(B/D)


  九、激素类


  1.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的松(D)、倍他米松(C)、地塞米松(C)、氢化泼尼松(B)


  2.雌激素:已烯雌酚(X)、雌二醇(D)、口服避孕药(D)


  3.孕激素:孕激素类(D)


  4.降糖药:胰岛素(B)、氯磺丙脲(D)、甲磺丁脲(D)


  5.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D)、他巴唑(D)


  说明: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引起孕妇骨质疏松,并抑制胎儿生长发育,妊娠期可致畸胎或造成新生儿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故妊娠期和后期均不宜使用。雌激素已烯雌酚可引起胎儿先天性内脏畸形和脑积水等,孕期禁用。降糖药、口服避孕药也可引起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医生

  【先心管家】温馨提示


  孕期用药应该权衡利弊,建议遵医嘱用药。特别是怀孕早期(前3个月)服用抗生素、降压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已证实可增加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危险性。各位备孕、怀孕及哺乳期的妈妈们,为了自己和孩子的安全,服用任何药物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千万不要自行服药哦!


已有人点赞

热门文章
新手入门
支付方式
配送&售后
关于我们
领福利
购物车
客服
医生
收藏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