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0

共计¥ 0

购物车内还没有商品,赶快选购吧!

全部商品分类

缓慢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

来源:乐普医电   阅读量:   2016-12-05 03:20:23
摘要: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静止、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以心率减慢为特征的心律失常。轻者可无症状,严重的心动过缓可造成低血压、心绞痛、心力衰竭加重、晕厥前兆或晕厥等血液动力学障碍。

  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静止、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以心率减慢为特征的心律失常。轻者可无症状,严重的心动过缓可造成低血压、心绞痛、心力衰竭加重、晕厥前兆或晕厥等血液动力学障碍。


  之前我们公众号已经针对房室传导阻滞作了专门的介绍,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窦性心动过缓、窦性静止引发的心律失常。


  第一节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sinus bradycardia)系指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动过缓,简称窦缓。


  一、 病因


  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某些生理状态如运动员、体力劳动者或睡眠时;也可以见于某些心脏和心脏外疾患,如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颅内压增高、粘液性水肿等;还可由某些药物引起如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等。


  二、 临床表现


  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通常无症状,病理性和药物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除病因和诱因症状外,可有心悸、头晕、乏力等不适,严重者可诱发晕厥、心功能不全、低血压、甚至休克等。体检心率缓慢(<60次/分),但一般>40次/分,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若出现缓慢而规则的心率时,需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鉴别,可根据心电图进行鉴别诊断。


  三、 心电图


  符合窦性心律的特征即窦性P波,PR≥120ms,频率低于60次/分,一般在40~59次/分,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1.png

  四、 治疗


  针对病因,去除诱因。无症状窦性心动者过缓无需治疗,若因心动过缓引起心排血量不足症状如头晕等,可应用M受体阻滞剂阿托品、β受体兴奋剂异丙肾上腺素、茶碱、非特异性兴奋传导促进剂麻黄素等,必要时应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第二节 窦性停搏


  窦性停搏(sinus arrest)是指窦房结在一个或多个心动周期中不产生冲动,以致不能激动心房或整个心脏,又称为窦性静止。


  一、 病因


  1、 原发性窦性停搏


  较多见,主要是窦房结本身的损害,多由器质性心脏病所致,例如冠心病、急性心肌炎、心肌病、病窦综合征等。


  2、 继发性窦性停搏


  继发于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后,最常见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为短暂发生;抗心律失常药物过量或中毒如洋地黄、奎尼丁、利舍平、胺碘酮、普罗帕酮等;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如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刺激咽部、气管插管等抑制窦房结功能;心脏外伤或心脏外科手术时损伤窦房结和电解质(血钾)紊乱等。


  二、 临床表现


  轻者可无症状,过长时间的窦性停搏可出现晕眩眼花、短暂黑朦或意识障碍,严重者甚至发生抽搐。


  三、 心电图


心电图


  正常窦性节律后,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无窦性P波的较长间歇,长的P-P间期与基本窦性心律的P-P间期无倍数关系,通常超过基本窦性间期的1.5倍,较长的窦性停搏可伴有房室交接区性逸搏或逸博心律(图2)。


  四、 治疗


  无原发病或去除诱因后,有晕厥病史,或窦性停搏大于3秒有症状的患者,应植入心脏起搏器。


  QM8631DR国产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提供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案!


心脏起搏器

已有人点赞

热门文章
推荐商品
新手入门
支付方式
配送&售后
关于我们
领福利
购物车
客服
医生
收藏 回顶部